省法院: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高质量司法行稳致远

来源:省法院机关党委 编辑: 刘顺甜 审核:孟海民 发布时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法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省委主题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引导干警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切实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司法审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学思践悟,筑牢高质量司法的思想根基

围绕理论学习主线,组织党员干警带着嘱托学、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行。一是全面系统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等8种规定学习材料,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做好新时代党的政法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必学内容,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丰富内涵,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联系实际学。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围绕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全国大法官研讨班精神,专题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同志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正司法的重要论述,为全院干警讲授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干警立足岗位职责,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三是深入研讨学。围绕服务保障“四个走在前”、全面从严管党治院等方面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依托青年理论学堂开展 “调查研究是传家宝”“共读一本书”等专项交流,与苏州中院和上海两级法院开展联学,学习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组织党员大讲堂,6名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个人代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和体会,持续提升学习针对性、实效性。

二、大兴调查研究,用好高质量司法的成事之道

制定省法院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注重运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法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组织“持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专题调研,召开全省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专题研讨会,省法院院领导、各市中院和南京海事法院院长围绕加快推进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现代化,作了深入研讨交流,谋深谋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思路举措。二是破解突出问题。聚焦刑事大要案审判、强化司法建议职能、生态环境修复资金使用管理、问题楼盘涉诉矛盾纠纷等重点难点问题,院领导领办调研课题22项,实地调研30余次,访谈600余人次,切实找准破解难题的对策举措。针对行政案件上诉率、申诉率高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与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建立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明确总体目标,确定联席会议、自我纠正、法律援助、司法建议反馈落实等十项联动机制,联合省政府召开全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与行政审判府院联席会议,会同省司法厅设立36个专门化行政争议调处平台,推动府院联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制定进一步提升全省法院行政审判质效的工作意见,加大对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力度,强化上级法院审级监督职能,持续提升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成效。三是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院领导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短板、根源症结进行深入总结与反思,研究提出68项措施,助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动态跟踪督促调研进展情况,对推动发展、统一裁判尺度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进行制度性转化,实现成果转化23项,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创新举措。

三、奋力推动发展,展现高质量司法的担当作为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强省之要”,研究制定5个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15个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依法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一是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持续深化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充分发挥4个知识产权法庭和专业化审判体系功能作用,出台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17项举措,设立苏州互联网法庭,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强化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服务保障强链补链延链。树牢“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力度,依法处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纠纷,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推动建立全国首个打击破产逃废债和上市公司重整协作机制,不断提升破产审判工作实效。三是服务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传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妥善处理涉文化产业、事业矛盾纠纷,促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发布18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服务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深化“9+1”机制改革,探索“司法+碳汇”替代性修复方式履行生态环境赔偿责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全国首个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30件中国环境司法裁判案例,江苏法院入选5件,数量居全国第一。五是服务保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理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开展护“薪”保民生执行专项行动。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助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体推进个案办理和诉源治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制度漏洞,今年1-8月,全省法院共发送司法建议854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出台加强人民法庭建设47条举措,总结推广泰州法院人民法庭引导建立乡规民约、南通法院“融和法庭”等经验做法,促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深入检视整改,树立高质量司法的新风正气

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抓好检视整改,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一是认真梳理问题清单。按照“三对照三排查”要求,结合队伍教育整顿和巡视巡查、调查研究等发现的问题,梳理排查18个方面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牵头负责人和责任部门,实行动态管理。截至8月底,10个问题整改完毕,8个问题完成阶段性目标。二是瞄准重点问题。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发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进一步强化记录填报工作指南,厘清正当监督管理和不当干预过问的政策界限,加强督促检查和追责问责。对全省法院、院机关填报情况进行通报,广大干警逢问必记意识普遍增强。开展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整治,制定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严格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强化法官办案主体责任,积案清理工作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法院推广。三是推动建章立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及时总结主题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健全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英模教育、警示教育和业务学习的“4+1+N”学习教育机制,确保常态长效。出台《省法院政治督察工作具体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推动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助推主题教育检视整改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