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分享会

来源:新华日报社机关党委 编辑: 李宁 审核:孟海民 发布时间: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7月31日,新华传媒大酒店翔宇厅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新华报业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分享会召开,三百余位干部员工代表齐聚一堂,分享调研体会,交流思想感悟,碰撞智慧火花。省委第七巡回指导组副组长缪毅,组员崔凯峰到会指导。集团领导双传学出席并讲话,顾雷鸣、钱丽萍、王文坚、赵准、黄建伟、顾新东、高坡、杭春燕发言,郑泽云主持。

交流思想 碰撞智慧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集团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拟定涉及6个方面的50道重点调研参考选题,广泛动员全体“新华报人”紧盯重点难点和瓶颈制约,以“小切口”剖析大问题,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措施,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来自60个单位(部门)368名干部员工,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形成了325篇调研报告。既有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又有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还有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涵盖集团发展布局、顶层设计、内容生产、媒体融合、经营拓展、管理创新、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经过3轮评审,近70篇涉及“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的优秀调研成果脱颖而出。

8位集团领导,以及包括一位“99后”新人在内的30位员工代表,逐一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交流体会。“用钉钉子精神‘死磕’爆款,做内容生产‘特种兵’”“用品牌活动书写新华日报另一个‘头版头条’”“打造‘茉莉花’文化传播计划”“借船出海打造新华自主‘党媒算法’”“做好城市形象‘设计师’”……大家聚焦重点工作,畅谈发展举措,干货纷呈、高招频现,力求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找准病灶 开出药方

既是一场主题教育成果交流会,一场推动集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会,也是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实际举措。

双传学在总结讲话中从“内容的全面性”“调研的深入性”“视野的前瞻性”“问题的针对性”“措施的建设性”“广泛的参与性”六个方面,肯定了大家调研中展现出的“主人翁”精神和出谋划策意识。

在看到集团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和美好希望同时,也要清晰认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问题。双传学从11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集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破题之道”。

——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问题。“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有发展才能创造不尽的希望,不发展永远都是简单重复,不发展只会遭遇更多困难,今天不发展,明天想要发展的机会都没有。”要全面完整准确贯彻“守正、创新、融合、跨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项工作方针,追求“两个效益”相统一、实事求是不掺水分、健康可持续、全体员工得实惠有温度等四大发展导向,推动集团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

——着力解决原创精品内容生产发力方向问题。高度重视内容的可视化,加强视觉力量的整合,形成较强的可视化内容产能;高度重视生产方式的PUGC调整,保持与读者的用户有效互动,扩大内容来源;高度重视监督性内容,拉近用户距离,增强用户黏性;高度重视国际传播,结合集团实际,赢在创意策划上、赢在内容创新上、赢在手段创新上、赢在技术含量上。

——着力解决党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宣传和有效传播问题。强化优质内容和创新表达,输出更多优质内容和活动品牌;改进和丰富传播方式,在品牌化传播、互动式传播、活动式传播、年轻化传播、轻量化传播、分众化传播上多下功夫,在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中放大媒体品牌;延展运用理论品牌助力事业发展,发挥理论传播的品牌力量和通道作用,更好聚集资源、服务发展。

——着力解决“新华系”在宣传和经营上的全面深融问题。着力破解全媒体部门与交汇点、编辑部与出版部、视频生产、经营主体之间、考核考评等五个“两张皮”问题,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考核指挥、完善采编流程、科学设置新华日报全媒体部门,以二次创业的果敢和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转型。

——着力解决各类新媒体平台做优做强问题。“没有强平台就没有话语权,没有强平台就没有传播力,没有强平台,也没有变现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优质内容被别人变现。”要牢固树立平台思维,围绕聚资源、聚服务、聚人气多下功夫;加快应用服务项目建设,广泛开拓“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用互联网造势手段,培育壮大集团的“网红”“大V”;加强多方引流,探索主流媒体与第三方平台共赢发展新模式。

——着力解决经营模式创新和新赛道拓展问题。发展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要继续走好“品牌塑造—集聚资源—价值变现”“服务创新—共同成长—价值增值”两条路线。发力垂直细分领域,放大各自细分优势,把小领域做成大产业;发力参与公共治理,与城市共成长,在相互赋能中提升发展空间;发力新兴领域,力争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跨界发展;发力资本运作、资产盘活,提高资产回报率和收益率。

——着力解决地方分社高效运营和规范管理问题。解决分社、分公司“两张皮”问题,解决财务统筹管理问题,解决分社考核激励问题,解决新闻采编两分开问题,解决分社内部管理问题,加强分社负责同志轮岗交流。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抓好分社管理职责,杜绝管理断档,杜绝体外循环。

——着力解决技术赋能和引领传媒转型发展问题。技术部门在媒体融合的最前沿,不是保障部门而是一线部门,要当融媒尖兵、扛旗先锋。以更大力度夯实技术底座,加强前瞻性技术的布局和运用,高度重视技术队伍建设,强化全员技术运用,形成“技术为内容生产赋能、内容增加技术含量”的生动局面。

——着力解决激发干部人才队伍能力活力创造力问题。搭建更具活力的干部人才选育体系,建强“采编队伍”“经营队伍”“技术队伍”“管理队伍”四支队伍;构建内部创新创业的平台,鼓励以“工作室”“事业部”等方式在垂直细分上下功夫,由点带线成面,由弱做强;构建与集团发展相匹配薪酬体系,真正让薪酬成为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要素。

——着力解决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相关问题。全面构建党委领导、纪委统筹、集团各监督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注重从全局视角统筹案件查办和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剖析调研”,加强廉政教育培训,强化审计问题专项整改。

——着力解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对待安全,严格落实工作制度和程序,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麻木不仁、毫无反应,坐等风险隐患发作。

敢拼敢干 真抓实干

美好愿景是干出来的,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双传学指出,325份调研报告深化落地的基础,全在一个“干”字。


_20230731181416.jpg

要把牢方向干,目标方向和行动方向都很重要,要干什么和怎么干都必须对头,既要善于做加法,也要善于做减法,集中精力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要开拓创新干,在事业停滞不前、寸步难进之时通过创新打开局面,在事业过于平稳、进步不大之时通过创新激发动力,在发展顺风顺水时主动创新推动质变跃升新层次;要依法依规干,决策和行动之前都要进行合规性审查,切实杜绝各类违规违法和“擦边球”现象;要只争朝夕干,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抢的意识、拼的劲头,不等不靠、持之以恒,抓紧推进各项工作往前赶;要实实在在干,要一干到底、干出实效,要干到实处、到实处干,干出结果、干出效果;要团结一心干,相互配合、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在共生发展、协同作战中实现美美与共的良好局面,创造集团更加美好的未来。

双传学最后还结合近期阅读体会,对集团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提出“长、宽、高”的要求。“长”就是要有独当一面的特长、通盘考虑的专长和处事沉稳的擅长;“宽”就是要眼界宽、知识面宽、胸襟宽;“高”就是要理论素质高深、谋篇布局高远、工作艺术高超、道德情操高尚。希望“一把手”都能成为一个让别人感到温暖的人,带出一支响当当、硬邦邦,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新华铁军”。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一场疾雨赶走闷热,会议落下帷幕。6个多小时的交流分享,11个方面问题剖析,6个“干”的要求,也如一场“及时雨”,让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愈加清晰认识到集团当前所处方位、面临挑战、发展方向,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厘清发展思路、汇聚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