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2年来,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坚持以执法新模式建设引领年度改革攻坚项目,全面部署深化改革工作。按照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在徐州开展“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建设工作案例解剖式调研,切实做到把问题摸清、把症结找准、把措施提实。
以徐州为典型,选好剖析案例。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自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以来,徐州交通执法支队持续推进“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探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初步实现了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精准打击和高效处理,有效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智慧治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把问题摸清,调前研究案例。坚持带着问题去调研,在调研前期,梳理出徐州交通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执法体制改革有待深化、部分领域存在监管薄弱环节、行业信用监管实效不够突出、保障要素支撑力度不足等典型问题,把握好调研方向,确保调研工作有序开展。
把症结找准,调中解剖案例。围绕“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执法新模式,从制度保障、超限超载治理和非法营运整治等重点执法领域、新模式建设的拓展和深化、“四基四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通过前往一线基层执法站点、走访行政服务对象等方式,找出5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通过分析徐州交通执法这个有代表性典型,从个性中找出共性,分析全省执法新模式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把措施提实,调后研提对策。聚焦改革、协调、监管、信用和保障等5个方面问题,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对标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下一阶段,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将以“情-指-勤”闭环、“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执法新模式内涵外延;将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部署,构建跨区域联勤联动机制;将优化综合执法评估指标,建立创新创优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将开展针对性指导、“因素法”分配,进一步强化执法新模式建设的基础保障。